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每次看到有人宣扬“城镇里过去家里养八、九个孩子没有压力”的论调,稍微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大笑话。
先来说,城镇谁家为什么要养八九个孩子问题,一句话,就是封建残余思想作怪。以大柴火为例,他上面有4个姐姐,家里生到他截止了。这说明什么?他家就这样有5个孩子了,超支啦。5个孩子的城镇家庭并不多,当年城镇大多数家庭孩子能有四个就截止了。这个论坛里所有城镇家庭出身的人,扪心自问,是不是这样?有没有8、9个孩子的,也有个例,极少极少。我小学隔壁班同学,是医生家庭,共有家里共有11个孩子。她爹是著名医生,有钱,就要有儿子。生到儿子了,截止了。
第二,家里有了8、9个孩子对自己家庭的影响。首先孩子娘就不是人了,就是生育机器了。如果孩子的娘是国家干部、公职人员,你就年年生孩子吧,十年时间去掉近2年时间不上班,你自己感觉如何?当年城镇一家8、9个孩子,家庭困难不困难?看具体情况。有的家庭夫妇双方月收入可以200元以上,这就没问题,人均20元,只管吃穿,还能说得过去。如果你家是普通工薪阶层,家里月收入只有30、40。。。100元都到不了,想想看吧,每人每月不到10元钱,就是“非常贫困”家庭啦!大柴火家就是这样:家里7口人,他父亲月工资多少?人均也是不到10元钱的!这样的家庭在当年城镇里也是极少数存在的。每到单位年底发救济,学校免学杂费,都少不了这些人。说实话,当年我们这些小孩子,都是用藐视的眼光看待他们的。
第三,家里有了8、9个孩子对社会的影响。这些孩子长大了,要就学、要就业、要分社会上各种资源,大家还要照顾他们一些,他们是“贫困家庭”。等等。为什么后来要实行“独生子女政策”?就是因为孩子生的太多了,国家也承受不了了。每年2000万人口数量的增加,国土也好、水资源也好、生存环境也好,能承受的了吗?60年代的初期、中期,城镇就业马马虎虎还说的过去,到了60年代后期就不行了。一下子积累了好几百万的城镇老三届毕业生没办法就业。而当年城镇各行各业能够容纳就业岗位就在200万左右,而且这200万就业量是刚性的,是不能减的。比如,工矿企业子女顶替父母接班不能取消吧?城镇退伍兵安置不能取消吧?大中专毕业生到城镇就业不能取消吧?残疾人、华侨、侨眷子女不能不照顾吧?大家说说看,这一家生了8、9个孩子是给国家增加了贡献还是带来了负担?
现在的年轻人既没有封建残余思想,也非常讲究自己的生活质量,生育欲望不强了。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。虽然这种情况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不妨也可以看成是对“当年家里有8、9个孩子”现象的反噬:养了孩子,就要对他们花精力花代价培养。养孩子不是养小狗小猫,养了就希望他们是国家有用之才。
标签:
每次看到有人宣扬“城镇里过去家里养八、九个孩子没有压力”的论调,稍微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大笑话...
怀孕期间不能吃桂圆,桂圆容易上火,它促进子宫收缩,易引起流产。怀孕期间可以多吃葡萄,苹果,梨,柚等水
当前,随着新冠变异毒株的流行,一部分人又出现新冠“二阳”的症状,从中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“二阳”,...
通过一张张简单的四格漫画,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心晴故事,在色彩与文字中传递自己的想法,舒缓自己的情绪,与
为提升文化内涵及品牌影响力,拓展美术创作写生基地建设,5月25日,京津画院衡水写生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桃
《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详解》:明确北京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
广州在原有每年12万个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基础上 将额外增加3万个中小客车指标